铁道建设报:为了万无一失——上海铁路局调度所运营调度系统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13-04-17 00:00:00 新闻来源:铁道建设报20130418期A3版
3月26日,我国首个全面实现扩容、升级、改造、优化的上海铁路局新建调度所运营调度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作为全国高铁密度最大的华东铁路网,上海铁路局担负着年发送旅客3.36亿人次、货物发送2.4亿吨的运输重任。承担新建上海调度所运营调度系统施工任务的电气化公司,在确保7807公里既有铁路运营安全的同时,实现了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牵引供电、车辆等6大专业、97个管控系统的设备安装、搬迁、调试、整合,顺利完成了华东路网调度系统的优化升级。
A“刀尖”舞蹈一点不错
高空鸟瞰华东铁路网,纵横密布,车轮滚滚。7807公里的“蜘蛛网”,每天运行着旅客列车547.5对、动车305.5对、货物列车1196对,列车调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上海铁路局新建调度所的优化升级工程,专业繁多、集成度高、技术标准严、科技含量高、既有设备搬迁安全压力巨大。不仅要在两万平米近三个足球场大的空间内安装6730台设备、纵横敷设光缆、交织密布网线,使新建的调度系统与既有调度系统6大专业,实现设备切割转换、搬迁对接、调试整合,而且要与7807公里范围内的62个运输直属站段、619个车站、6473个专业接口、控点,在路网高速、提速、普速同存和速度、密度、重载并举的情况下协调联动,确保既有运营铁路的运输安全、组织效率和运行秩序,犹如在刀尖上舞蹈,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新调度所的信号系统,包括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普速列车调度指挥、网络安全、通道质量监督、信号集中监测五大子系统,通过“千里眼”对管内列车运行监视、车次号自动跟踪、到发点自动采集、实际运行图自动生成、阶段计划自动调整、调度命令网络下达、车站行车日志自动生成,实现车站信号设备的集中控制、列车进路的按图排路和调车控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电气化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肖亚荣提出了设备安装集成测试、接口对点通道核对、数据搬迁倒库试验、系统软件反复调试的“四控作业法”,使设备安装、系统搬迁、远程联动的各个工序环环相扣,每道环节步步连锁。负责信号专业的副经理贾玉舟先后组织制定了2356项详细的设备安装、光缆布网、数据对接、接口切割、系统搬迁、安全检测、集成调试的多方配合施工方案,每天把前期准备的5大环节、操作过程的11道程序、风险防控的6步应急预案,通过路局运输处用铁路传真电报发往各个单位配合施工,使整个施工都在精细化的组织、协同与管控之中。
B“颅脑”动刀一线不差
全路的调度指挥管理系统通过部中心、路局和车站三级采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实现对路网行车实时、集中、透明指挥。
置身新调度所的调度大厅,硕大的液晶屏幕半墙环绕,上千平米的空间被隔成8个大区、126个片区,几百台电脑屏上的彩色方块、光带闪烁跳跃,让你不禁感慨高科技的神奇。
在神奇的背后,是密布在大楼的集成设备、组合机柜、光缆电线、联对接口。既有设备搬迁涉及面广、工程量大、系统众多,犹如“开颅动刀”。尤其是客票系统搬迁,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整个上海铁路局管辖范围的客票销售。为了万无一失,项目部对各个信息系统机房设备进行了认真细致调查、研究,摸清核心设施清单,精心编制、优化专项搬迁方案,并绘制出各类光纤通道、同轴通道、专线通道、百兆网、星型网、广域网的上千条网络接口的关联图。同时,实施分类搬迁法,对需要在线迁移的信息系统,搬迁采用摆渡设备接管生产运行方式,避免搬迁过程中对客货运营、生产调度、安全管理的影响;对可以停机迁移的办公、财务、六大干线、大客户等信息系统,在搬迁中采用现场备件准备方式,有效避免搬迁对生产业务的影响。
调度大厅内的工作台和大屏幕显示系统,是实现上海铁路局统一调度指挥、综合监控管理协调的形象工程,技术含量高、质量标准严。项目部和设备厂家一起,通过平面和拼缝精确到毫米级粗调、十分之一毫米级的细调,避免屏幕热胀冷缩造成的变形。对单元发光二极管光源颜色、亮度实时监控并进行信号显示压力测试,随时进行颜色、亮度值的校正,确保了整个屏幕颜色亮度的一致性、信号的稳定性。
C创新给力争当一流
作为当今国内铁路最高科技含量的顶尖之作,上海铁路局调度所运营调度系统工程开工伊始就备受各方关注。为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全体建设者坚持“科技攻关铸造精品”的建设理念,专门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和QC小组,针对新设备调试和既有客运专线设备搬迁等技术难题进行攻关,扫除开通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
机房配套工程是保证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各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工程,包括信息、信号、电力牵引供电三大系统的机房现代化配套,涉及建筑、电气、安装、网络四个专业施工,且机房采用最先进的通风空调系统和高标准的抗震等级,是整个工程创优的“牛鼻子”。为了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副经理刘兆前在进行了大量的前期施工调查后,对整个线路按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进行重新规划、设计,白天一点点测量、勘察、比对,晚上一步步测算、布局、规划,终于设计出业主、设计和监理都认可的新方案。为保障调度所大楼各系统电源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大楼二、三、四层平面布局中,共设置了18台容量500千伏安的不间断电源系统。施工中,如何把每台重达1550公斤、价值100多万元的超重超大型的设备搬运到位并安装,成了大难题。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勘察,创新性地提出在静电地板上铺设厚钢板路径以增大受力面、采用载重2.5吨的地牛牵引设备移动的方案,确保了各种超重超大设备在静电地板上的运输、就位、安装。
科技创新推进了上海调度所的各项施工。目前,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一项科技成果《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所信息化系统智能化网络的集成技术研究》和五项施工工法(《大型机房综合布线施工工法》、《铁路客票系统搬迁调试工法》、《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搬迁调试工法》、《客运专线运营调度所PSCADA系统搬迁调试工法》、《通信数调主系统搬迁调试工法》)的总结工作,给我国后续铁路局调度所施工提供难得的借鉴资料。
信息录入:孙博 孔维峰 陈锋 责任编辑:孙博 孔维峰 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