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网|集团主站|集团站群|登陆|注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最新消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学园地 >

小区里来了婺剧团

发布日期:2011-04-19 00:00:00 新闻来源:

早就向往着这座南方城市的人杰地灵,厚重的古文化艺术底蕴。于是一到金华,一边深切地感受着她的富庶与诗情画意,一边迫切地了解这里的风俗民情,金华婺剧,作为金华地方戏种,如果能一睹芳颜,自然是一大欣事。
正月十五刚过,我们居住的春江花园小区里,来了金华有名的婺剧团,顿时喜气洋洋,延续了年味的浓郁。半天的功夫,戏台早已赫然矗立在小区的中央。
       演出的第一晚,夜幕刚一降临,绚丽多姿的烟花便绽放在小区的上空,仰望着星空里的耀眼夺目,人头攒动里,惊呼着人类的智慧何以把混沌的宇宙描蓦得如此丰盈!天上画卷,地上乐音。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一出“天官赐福”,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祝福送给了古婺大地,给称之为桃花源的金华,增添了一幅锦绣前景。听当地人说,这是所有婺剧团不管在哪演出,第一晚必演的节目,为的是图个喜庆,吉利。金华人说得轻描淡写,可是我们却听到了来自民间渴望美好生活的心声。
       乐器声不绝于耳,字正腔圆的唱腔,或宏亮雄浑,或啼啭莺歌,或呖呖鸣翠……余音缭绕,直穿云宵。舞台上,不停变幻的幕景中,演员们翻打格斗,水袖翩飞,碎步婀娜……对于来自北方的我,听惯了粗犷高亢的西地秦腔,听到这带有浓重金华口音的婺剧,有一种时而如和风细雨,时而如万马奔腾,时而如金华山里一股清泉流过的入胜于高山流水般心灵的澄澈。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这就是金华的婺剧。 

翻看史料,金华婺剧,又称农民戏,起源于明朝中叶,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剧种,艺人多农民出身,以前农闲时出外组班演戏,农忙时回家生产,到了抗战初期才有了固定的班社出现,长期流动于乡村演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件价值斐城的珍宝总是要在历史长河的淘沙中,几经波澜,始得弥足珍贵的厚重蕴涵与无法匹及的价值体现。金华婺剧作为金华的一大文艺瑰宝,毫不例外。在古代或旧社会,她只是流传于民间,夹杂于三教九流中末流的自乐班,戏班的演员们为了养家糊口,艰难地辗转于各个荒郊野外。但由于在表演上唱腔优美,韵味独特,以古朴浑厚,强烈夸张,生活气息浓郁的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在长期跋涉中,自成一派,顽强地生存着。直到解放后,国家充分发挥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一方面对演出传统剧目推陈出新,一方面对传统艺术进行挖掘抢救,演员们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婺剧的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十年动乱中,又受到洗劫,许多优秀的艺人受到迫害,又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后,农村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婺剧如雨后春笋,直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浙江第二大剧种,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古婺大地上闪闪发光,并走出了国门。 
       拉回回眸的镜头吧。平时冷清的小区,沸腾了起来。一大早,各种小摊点已经张罗起来了,等到中午快要开戏的时候,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摊前围满了爱美的少女们,卖风筝的,卖棉花糖的,更是小孩子们最为青睐的。随着小贩们抑扬顿挫的叫卖声,烧烤摊,臭豆腐摊,麻辣烫摊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而金华清明果,那样的碧绿惹眼,是我们这些初入金华的外地人追逐的对象,趁着这几天的热闹劲,即将临近的清明节,我们大饱口福,一边品尝着艾草的清香,一边想象着清明时节金华人用它来祭奠故去亲人的情景。开戏了,人们带着这些小吃坐在戏园子里,品着茶,观赏着台上的演出,惬意极了,说是金华人会享受生活,这时候也是一种淋漓尽致的体现吧!
       走入后台,又是一番情景,一种浓烈的脂粉香气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绣着或牡丹,或龙,或凤色彩明艳的戏服,龙套摆设在衣架上,作为道具的各种武器林立着一字排开……在这里,你可看到古人对服饰的考究,再现古战场的撕杀与豪壮,化妆台前,演员们涂油彩,扑粉,描眉勾画,进行专业性戏曲脸谱的艺术绘画。缠头,扎靠,试装……随着一道道程序的完成,风采各异,个性鲜明的舞台人物形象赫然出现,青旦眉清目秀,温婉可人,武旦在妩媚之中,又有一种英姿飒爽,丑角滑稽可爱,武生英勇威武……经过这一番装扮,他们情不自禁地迈起了台步,已是人在戏中,戏在人中了。幕布为他们拉开了另一种人生的舞台,或激昂,或悲怆,或欢快,演绎着现实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坎坷曲折,峰回路转……
       这些演员们的平均年龄在二十出头,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一位十九岁演花旦的女孩,典型的小巧玲珑江南小女子,她眨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说,她从八岁就开始学婺剧,到十五六的时候,已经成为团里的名角了,这几年来,她冬练寒霜,夏练三伏。早晨,别人还在梦乡里的时候,她已经来到野外吊嗓子了,为了练好台上功夫,在师傅严格的训练下,一个动作能做好几个钟头,晚上练到凌晨一二点,那是常事,有时甚至通宵。为了有一副好的台架,在饮食方面,也是要求苛刻的,生活可谓清贫。我们就问她,那么苦,你受得了吗?她笑了,很灿烂:怎么不会,打退堂鼓的时候,也很多的,也想到了改行,可是等到锣鼓声一响起,就不由自主地开始亮相,开唱,好几次,离开了剧团几天,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就又回来了。“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她又陶醉起来了,我知道,此刻的她已离不开婺剧了,婺剧也离不开她了。 
       原来从不在意他们的我,在短暂的几天里,不禁对他们有了一次更深层次的理解。演出快结束了,我为他们留下了精彩而难忘的瞬间,并祝愿他们一路走好,祝愿婺剧这一艺术奇葩趁着经济迅速发展的春风,大放异彩,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与祥和。


 

信息录入:雒亚琴        责任编辑:雒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