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网|集团主站|集团站群|登陆|注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最新消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

峥嵘岁月:我经历的清川江“咽喉”保卫战

发布日期:2010-09-15 00:00:00 新闻来源:《铁道建设》

编者按:“谁英雄、谁好汉、清川江上比比看”。当年抗美援朝的队列中活跃着我们先辈的身影,作为源于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电务工程队的我们,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就有战天斗地的豪情。今天,投入到和平时期的战争-工程建设中,我们更应该想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新的胜利。

让我们陪同前辈的回忆走进那个烽火连天战场。

1951年2月19日夜,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二大队官兵在总队工会主席周月中的率领下,经中线的上河口口岸过江入朝,我当时任二大队宣传委员兼青年委员。

我们准备了三天的干粮,乘专列于当晚赶往朝鲜。一到定州,我们就遭遇了敌机,大队命令下车隐蔽。一架轻型轰炸机投下两枚炸弹,并用机枪扫射后飞走。我们急忙上车,继续前进。天不亮,我们到达了孟中里车站,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镇守孟中里车站,保卫清川江大桥。

清川江大桥位于京义铁路338公里916米处,是朝鲜境内八大铁路桥梁中第一长大桥梁,北扼京义、平北两线,南连平壤直通抗美前线,东经价川与满浦及东海岸各线联运,是北朝鲜交通的“咽喉”,在军事、经济上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被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保障的“生命线”。到孟中里安排住下后,大队政委、大队长便立即带领我们到清川江便桥查看炸毁情况。

清川江原来的钢梁正桥,在1950年冬美、李军败退南逃时被破坏殆尽,一时难以修复。为此,铁道兵在离桥下游500米处建造了一座569.5米的便桥。由于敌机的频繁轰炸和倒流冰、海潮的不断冲击,基础已坍塌偏沉,急需全面维修。我们工程总队接管便桥后,在政委田志周和总队长刘汉东的周密部署下,装草袋,运沙石,打基桩,架排架,垒枕木,扣钢轨,不仅黑夜拼抢,白天也与敌机巧妙周旋,仅3天就完成了修复加固任务,保证了军列和战备物资的运输。

3月20日,我们和一大队在南北两岸开始了修建第二便桥的拼抢,打下第一根桩。在“谁英雄、谁好汉、清川江上比比看”的口号声中,大队与大队,中队与中队,小队与小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竞赛。政委田志周和总队长刘汉东在桥头坐镇指挥。那时候,斗争的形势非常复杂,在我们洞察敌机轰炸规律的同时,敌人也派出特务给飞机打信号弹,引导敌机在夜间轰炸。我们针锋相对,边抢修便桥,边组织人员抓特务、抓俘虏。4月1日下午两点,就在我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群B-29轰炸机遮天蔽日突然飞抵清川江上空,弹如雨下。顿时,江面上水柱冲天,弹片横飞,硝烟弥漫。在我们还来不急躲避的时候,第四批敌机接踵而来,狂轰滥炸达半小时之久。这次轰炸中,17人殉难、16人重伤、百余人轻伤,为总队入朝以来伤亡最大的一次。大家十分悲痛,纷纷高呼口号:“为牺牲的战友报仇!”4月12日,全桥打桩、立排架准备完毕,到晚上5点多钟了机车还没到,会开火车的我便跑到孟中里车站,和司炉一起,把机车开到桥头。紧张的架桥开始了。在四中队副队长崔有金的引导下,我将机车和装备简易架桥机的平板车连接好,徐徐向前推进到位,战士用卷扬机把一片片梁送到位落下。

当包扎好伤口的司机赶到工地时,我们已经架好了四片梁。陪着他架完第五片梁,我就下车去做战地宣传鼓动工作了。

4月16日架完梁,17日晚6点运送物资的火车便一列接一列,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通过二便桥。全体指战员热烈欢呼,庆祝胜利。但4月18日白天,敌机又把二便桥炸坏两孔,当天晚上我们抢修开通一便桥。就这样,你炸坏二便桥、我开通一便桥,你炸坏一便桥、我开通二便桥,不断增加通车夜小时。那真是一场(寒)水与(炮)火的战斗、生与死的考验。就这样,我们以顽强的斗志,确保了这条“生命线”当月的夜小时通车率高达86%。

1951年7月,朝鲜战争进入停战谈判、打打停停的胶着期。为了提高谈判桌上的筹码,拥有1580多架飞机的美国空军,除每日对前线保持96架次的支援外,其余的飞机全部都用于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交通线的破坏,妄图用“绞杀战”断绝我军的军需供应,这使我们的处境非常艰难。7月下旬,朝鲜遭遇40年来罕见的特大洪水,洪水无情冲毁了我们辛辛苦苦修建的便桥,敌机更是把“绞杀战”推向极至。我们与敌机在铁道线上的“绞杀”与“反绞杀”的斗争达到高潮。由于连续作战,战士们十分疲劳,加上青菜供应不上,营养不良,洪灾后水质恶化,蚊蝇孳生,一些战士患上夜盲症、肠炎和疟疾,出勤率受到很大影响。我和陈杏天中队长按总队要求,在加强物资供应、抓好生活卫生、搞好防空掩护的同时,及时从思想、作风、组织、制度等方面进行整训,按志愿军要求建设队伍。1952年5月,我们又完成了清川江第三便桥的修建任务,移交铁道兵接管。

1953年1月,美军为了在朝鲜东西海岸实施两栖登陆,出动1500架次飞机对西海岸的铁路进行7昼夜的疯狂轰炸,白天炸桥梁,晚上炸车站,当时我们防区的宣川车站成为敌机的重点目标。10日20时32分至40分,3架B-29型轰炸机进行地毯式轰炸,不仅把站内的5股道全部炸毁,而且投下了86枚新型的、杀伤力极强的定时炸弹。仅过10分钟,我大队组织的抢修和排卸定时炸弹的战斗同时打响。21时20分,第一枚定时炸弹爆响,随后间隔5分钟、8分钟、10分钟爆响一次。就是在这种惊心动魄的斗争中,我们进行着争分夺秒的抢修,提前两小时抢通了第三道线路。为了保证积压军列通过车站,11日破晓,我把辛苦了一夜的战士们集结后进行战斗动员:“必须在今天24时前排除影响行车的16枚定时炸弹。”天寒地冻,定时炸弹都钻入土里,要挖两立方冻土、用绞磨拖拉才能排除一枚,且挖冻土非常不易。已经奋战了一夜的战士杨宗民、苏有卿是“拆弹英雄”郭金升的徒弟,决定进行拆卸。一枚、两枚、三枚,当拆卸到第四枚时,突然一声巨响,两位战士英勇牺牲。满腔仇恨激发了战士们的干劲,一天一夜仅吃了一顿高粱米饭的同志们忘记了疲劳和饥饿,不仅排除了定时炸弹,还把站内的5股线路抢通,27列军车当晚全部通过。

1953年11月回国前,我特地带着中队的干部到烈士陵园英雄的墓前告别。据总队统计,三年间,我们铁道工程总队先后投入14300多人,在满浦、京义、平北707.57公里的铁路线上浴血奋战,以12%的总兵力承担着42%的总任务,个人、集体立功18294人次,牺牲245人,用智慧、汗水、鲜血和生命筑造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战事并取得一个个的胜利。(朱连昌口述  蔡国光、牛晓筠整理  朱连昌系铁四局原副局长) 

 

信息录入:朱连昌        责任编辑:朱连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