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网|集团主站|集团站群|登陆|注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最新消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

刻苦钻研在岗位 默默奉献为社会

发布日期:2012-06-11 00:00:00 新闻来源:

 

“做一件好事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事。”雷锋同志的这句话始终教育他,激励他,他总是默默无闻做着那些看似平常,却需要坚持一辈子做下去的好事!生活中如此,在学习、工作中也是如此,他就是局劳动模范、局优秀共产党员、电气化公司工程师王德君同志。

王德君,男,汉族,山东即墨人,1956年1月出生。1976年2月在电气化处参加工作,先后任普工、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计量室主任等职务,1987年9月入党。

学生时代的王德君就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对无线电的痴迷。刚开始就是自己装个收音机、做个小电路,后来下乡插队期间经常帮助生产队修理扩音机和装在各户的小喇叭。他平时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学习电子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利用掌握的技术义务为身边的群众修理电器设备,小到电动剃须刀、收音机、豆浆机,大到大屏幕电视机、微波炉、计算机等。只要大伙找到他,他总是热心地帮助。从第一次义务帮助别人修理家用电器以来,每年义务修理电器都在50台/次以上,经他手修好的各种家电2000余件。

生活中如此,工作中王德君更是把做好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专业技术做为第一任务。自1976年在电化处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电力、信号、通信等专业岗位工作过。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王德君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始终努力钻研技术,一丝不苟的工作。为了不断的充实自己,他自费订阅了《电子报》、《电脑报》、《无线电》、《电子世界》、《现代通信》等技术书籍,每年仅自费购置报纸杂志以及技术书籍的费用就达上千元。因为他知道,只有及时的更新知识,充实自己,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为单位、为大家服务。

辛勤的付出总会得到丰厚的回报。1991年,公司从德国进口价值10万多元的西门子电容耦合测试仪出现故障,在国内打听了很多地方没有能修的单位。最后历尽周折才找到电子工业部第四十一所的两位高级工程师,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才将仪器修好,费时、费钱、费力。由于该设备是通信长途电缆工程必须使用的测试仪器,一旦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现场的施工生产。为使设备更好的服务于施工现场,他找来该设备的原理图,认真研究分析电路,查找相关资料,仔细分析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原因。当设备再次出现故障时,他经过仔细测试分析,只用了短短三天时间就顺利排除了故障,花费仅十几元,为企业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92年至1995年由电气化处负责施工和维护的阜九线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使用的是进口法国TRT公司数字微波设备。为保证微波传播径路可靠,通信系统使用的无人中继站大都设置在高山上。现场交流电源的不稳定对设备配置的蓄电池性能影响极大,严重时会导致蓄电池报废而影响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他根据掌握的电子电路知识,制作出适应现场的蓄电池保护器,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保障了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他常常告诉自己,工作不分“份内”“份外”。1993年,单位要实施有线电视,他主动请缨负责线路和分支设备的设计施工工作。通过严谨合理的设计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关,顺利完成了这项任务。历经十几年,当时施工的线路和分支设备以及终端现在仍然能够正常的工作。2004年起,公司蚌埠基地住宅网络职工代表推选王德君为住宅网络管委会负责人,从此他又义务承担起150户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他充分利用自学掌握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编制网络管理办法,处理网络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障了住宅网的通畅。

也许有人会不理解,为什么他会愿意做那么多看似与自己无关的“闲事”呢?王德君说:其实我刚开始帮助别人修理电器时也没有其他什么想法,只是很有成就感。我总是很高兴的对自己说:“故障又被我排除了!”对自己的一次次付出,一次次成功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在漫长的帮助别人的日子里,那种成功的喜悦渐渐的淡化了,他的认识也开始变化了。他的这些付出,得到了大家的信任,自己在生活工作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时,也总能够及时得到别人的帮助,促使他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经过近三十年不断的学习、钻研和认真的工作,王德君由一名在工班管理工具的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参与公司技术管理和计量管理优秀的工程师,获得了局劳模、处先进工作者、处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面对这些荣誉,王德君说,自己所走过的每一步、获得的每一点成绩,都与领导的关心、同志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关心和帮助他人,创造一个互助友爱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得每个人每天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情,那么整个单位、社会也必定会变的更加美好。

 

信息录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