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浇灌事业 用信念执着追求
发布日期:2015-02-04 14:43:18 新闻来源:
王勇刚同志200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同年进入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工作,先后参加了胶新铁路、山东铁路西环骨干传输网、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合宁四电、深圳北站、上海调度所运调系统工程、沪通铁路工程的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他工作认真、为人诚恳,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他热爱学习、刻苦钻研,不仅是工程技术和施工生产管理的得力干将,而且是工程经济管理上的专家,曾多次获得集团公司、公司多项表彰。
一、立足现场 抓生产
2012年,王勇刚参加了上海铁路局新建调度所运营调度系统工程的施工。该工程是电气化公司乃至中铁四局历史上首次承揽的大型路局运营调度系统工程,项目繁杂,专业性强,集成度高,技术标准严,交叉作业多,专业接口复杂。由于工程浩大、隐患众多,该工程在上海铁路局内部被很多专业人士形象比喻成是“颅脑动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工期与安全双重压力,作为分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在施工中,总是立足现场,靠前指挥。刚开始施工时,面对“千脚蜈蚣”般的施工现场,他茫然过、困惑过、彻夜未眠过。当时的感觉就是“吃啥啥不香、干啥啥不顺”,但短暂的无奈之后,他逼着自己逐渐冷静下来。
王勇刚白天跑现场,晚上泡“书场”,一本本专业资料、技术图纸慢慢在房间里堆积成了小山。在施工现场,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设计、厂家虚心请教,晚上回来再仔细研究、消化。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把一条条线缆、一个个接口、一处处节点分拆、梳理、弄懂、想通。他也由一个不折不扣的外行,变成了能说会干的内行,在协调指挥施工生产上变得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同样,在沪通铁路站前工程中,为了尽快完成施工现场调查,确定迁改方案,行成大干局面,他一直蹲守工地,每天和职工们同吃同住,天天顶烈日,冒酷暑,起早贪黑,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尽管皮晒脱了,脸晒黑了,但他从不叫一声苦和累。现场每一个重要的管线迁改方案他都亲自参与制定,反复研究,确定最优化的迁改方案,确保迁改工程的高效、优质、经济、合理。正是因为他立足现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感染了全体职工,在进场后的,短短1个月就完成全线140公里线路的调查和与产权单位对接工作,迅速掀起了大干高潮,为站前土建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施工条件。
二、精打细算 创效益
干工程只苦干、蛮干不行,还要讲方式、方法,更要讲经济效益,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现实中他也是这样做的。在上海调度所工程的施工中,物资管理是关系工程效益的重要环节,而具体细致的施工方案就决定着物资采购的数量。结合工程实际,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详细调查既有设备运行状况,与设备维管单位、设计人员进行充分沟通,提出优化的施工方案,努力降低成本。通过优化整合,仅通信数字调度、应急通信、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就降低采购成本近200万。在施工过程中,他特别注重工程的二次营销,调概索赔。白天带领职工施工生产,晚上组织技术人员完成内业,收集调概索赔资料,上海调度所累积完成I、II类变更近2500万。在沪通铁路站前工程中,他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降低迁改成本。例如在工程开始之初,他通过与业主、设计多方沟通,将土建桥墩位置进行调整,从而避开重大燃气管线,仅此一项就节省迁改费用高达1000万。另一方面抓住一切机会变更增加合同收入,如利用土建工程在安黄三四线一类变更的机会,费用增加高达2000余万。
三、严于律已 树口碑
王勇刚同志是个非常朴实、话语不多的人,但在他心中自有一杆称。一年来,他以“公司兴我荣,公司衰我耻”的思想作为行为准则,以“勤政廉洁,克己奉公”的信条作为标准。无论是在对外交往,还是在工程建设中,他都恪守诚信,忠贞的原则,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今年来,他所管的上海调度所合同总价达5.24亿元,沪通铁路则达到4.59亿元,两项工程总造价接近10亿元,因此,各路协作队伍,材料厂家为从中谋取一块蛋糕,登门求访者络绎不绝,有的许以诱人的回扣、好处费;有的找来亲朋、同学,但他均一一回绝,不为之所动,自始至终从企业的利益出发,从价格、质量、信誉对比中,好中选优,不讲私情,始终严格按公司规章制度办事,严把质量效益关。在荣誉面前,他从来不居功自傲,经理部每个季度的先进,他均毫不犹豫地让给其他同志。对他的人品,无论是经理部职工,还是外来协作队伍无不交口称赞。
一年来,由于他出色的工作和全员的努力,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业主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得到业主的充分肯定,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信息录入:何鸿基 责任编辑: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