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网|集团主站|集团站群|登陆|注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最新消息:

人民的美好向往就是奋斗的目标

发布日期:2012-02-28 09:40:00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成为当前最响亮的政治宣言,点亮亿万人的梦想。

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一项项惠及民生的好政策相继出台,一幅幅温馨的图景在神州大地展开——“9连涨”,退休老人领到更多养老金;建设保障房,低收入者喜迁新居;异地高考破冰,打响教育公平攻坚战;大病保险扩容,“因病返贫”忧虑渐消……

窗外,仍是春寒料峭。不断升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让人暖意融融。

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国盛在于民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作出庄重承诺。

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要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居民收入倍增,能否尽快实现?蛇年春节未至,黑龙江、甘肃、江苏、贵州等省份就纷纷出台了各自的收入倍增计划。不少省份明确,居民收入增长不仅要“跑赢”CPI,还要“跑赢”GDP。广州把2013年GDP增长目标下调至10%,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则上调至11%。地处西部的甘肃,2013年GDP增长目标定为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力求增长15%以上。

增收尤其要盯住“底线”。深圳市月最低工资标准再次上调,从今年3月1日起调至1600元,预计可使150万劳动者直接受益。2012年至今,我国已有25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2%。

要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稳定的“饭碗”!

2月18日,“春风行动”在全国31个省份同步启动,为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送去岗位,为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提供机会。江苏常熟,技师学院毕业生周志恒在招聘专场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规范的劳动合同,完善的社会保障,不错的待遇水平,让他对今后生活充满信心。去年我国经济下行,就业却创出历史新高,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今年一开年,劳动力市场再次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可喜局面。

要让更多人圆“安居梦”!

“住有所居”是幸福生活的依托。2012年我国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81万套,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601万套,远超预定目标。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3年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这给低收入群体吃了“定心丸”。2月20日,好消息再次传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咱打工的,没城市户口,也能申请保障房?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山西籍在京务工人员冯天勇听说后,又惊又喜。

要让农民都能喝上干净水!

中央投入不断加力,2012年安排投资280亿元,解决了7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水利部宣布,2013年将再解决6000多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规划内15891座重点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1000多条河流治理任务。

民生持续改善,彰显着党和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让人们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完善制度,确保分享发展红利

改善民生,非一时一事之功。国家在着力当前的同时,更着眼长远,完善政策法规,构建长效机制,确保百姓能够充分分享发展“红利”。

“车票再难买,今年春节我还是打定主意回了趟老家。不为别的,就为把养老保险给上了。”余菊大妈在北京帮助照顾孙子,顺便做小时工。2012年底,新农保制度推行到四川老家的村落。“参加了新农保,过五六年就能和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到养老金了,让人心里踏实。”

到2012年底,我国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扩展至全国,标志着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制度从此都建立起来,特别是最核心的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全体国民,不分城乡、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从事何种工作,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各种社会保障的“制度组合”中对号入座,获得保障。

十八大报告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奋进目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说,未来几年,我国将加快实现社会保障的“人群全覆盖”。国家已制订规划,力争到2015年使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8.07亿,到2020年做到所有人群“应保尽保”。

“病有所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我国已建立起全球最大、覆盖13亿人的医保体系。但是,如果不幸遇到大病,“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进入新一年,又一项好政策送到农民身边。卫生部确定,新农合大病保障扩容,肺癌、尿毒症等20种大病纳入保障范围,同时开展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试点。先期试点的江西赣县,不幸患有尿毒症的黄发女不再担心从哪儿借钱做透析。一周两次的透析,如今医保可以报销75%的费用。

完善政策,意味着准确把握百姓脉动,顺应百姓对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

劳动力市场上还有哪些弱势群体的合理权益得不到保障?派遣工、临时工受到更多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定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同工同酬”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几千万派遣工有望借政策春风,赢回属于自己的权益。

人员流动,养老保险能否便捷地跟着走?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2012年下半年公开征求意见,正在抓紧完善。学生实习受伤算不算工伤、返聘职工受伤算不算工伤?针对工伤保险执行中的争议,政府部门于今年初提出修改方案。

大政策下的小调整、老制度中的新变化,一项项、一条条,紧跟百姓诉求,让惠民政策更贴心。

改革攻坚,民生难点变亮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美好目标凝聚着百姓的期望,也需要付出不懈努力、不断攻坚克难。

十八大以来,多项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开始“破冰”。

收入分配如何更加合理有序?2013年2月,酝酿已久、备受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出台。

“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提低”之举让低收入者看到希望。“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逐步缩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控高”措施让人感受到党和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严格规范非税收入”、“健全现代支付和收入监测体系”——以“公开透明”为导向的改革目标赢得普遍认同。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评价说,改革方案“直面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突出矛盾”,有不少“政策新突破”,有利于当前矛盾的解决。

教育公平迈出关键步伐。2012年12月30日,京穗两地同日公布了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升学考试办法。异地高考,这一承载着近3亿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对公平教育梦想的重大改革,取得突破。目前,全国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均出台了异地高考方案。尽管实施细节仍有争论,但大方向确定无疑。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表示,异地高考制度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之举。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今年1月18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规划已全部出台,扶贫攻坚全面启动。14个片区基本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体,将依托更给力的“小灶”,积极融入“四化同步”的进程,力争到2020年,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亮点给人以信心,难点也不容回避。

养老、医疗保障“全覆盖”基本实现,但待遇水平仍然偏低。保障房建起来了,如何分得公平、管得满意,难度一点不比建设环节低。《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勾勒出一幅美好的休闲图景,带薪休假能否落实却让人担心。

当改革步入“深水区”、“攻坚期”,百姓对民生的诉求也向着更高层次、更多元的方向发展。这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和勇气,也检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宗旨信念。

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相信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创新,发展的成果一定能更好地惠及百姓,十八大的蓝图一定能化为美好的现实。

好日子,让我们共同去奋斗!

信息录入:邹耀    责任编辑:电宣